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14 02:43] 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、略有结余
- [2025-05-14 02:30] 商务部:三大举措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
- [2025-05-14 02:23]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
- [2025-05-14 02:20] 到北京平谷感受“全龄层沉浸式桃花元宇宙”
- [2025-05-14 02:18] 北京朝阳曝光两起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例
- [2025-05-14 02:16] AI时空映画|花开中国 春满山河
- [2025-05-14 02:16] 如此爱园林,如此爱自然
- [2025-05-14 02:10] 深蹲系列之蒙城:老牌“养牛示范县”如何抢抓“新风口”
- [2025-05-14 01:39] 北京朝阳:打造“可逛可玩可拍”的牡丹盛宴
- [2025-05-14 01:39] 古澜轩秀、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
- [2025-05-14 01:34]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
- [2025-05-14 01:10]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
- [2025-05-14 01:09] 北京朝阳:打造“可逛可玩可拍”的牡丹盛宴
- [2025-05-14 01:04] 如此爱园林,如此爱自然
- [2025-05-14 01:03]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
- [2025-05-14 00:54] “质量月”曝光台
- [2025-05-14 00:38] 大黄山:如何变“流量”为“留量”
- [2025-05-14 00:34] 景龙门:北宋绚烂余晖的见证
- [2025-05-14 00:22] 商务部:三大举措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
- [2025-05-14 00:21] 赶全国非遗“大集”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